
右
※ 右的意思、基本解释,右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语文网 www.yuwen.vip 更经典,更权威!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右
⒈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
⒉ 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
⒊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
⒋ 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
⒌ 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⒍ 古同“侑”,劝酒,劝食。
⒎ 古同“佑”,帮助,偏袒。
异体字
- 佑
- 又

- 祐
汉英互译
right、the right side as the side of precedence
相关字词
左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又
English
right; west; right-w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右
〈动〉
(1)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2) 助;帮助。后多作“佑” [help]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3)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4) 尊崇;崇尚 [respect]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 高诱注:“右,犹尊也。”
(5)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6) 保佑。后作“祐” [bless and protect]
祐、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7) 通“侑”。劝食 [urge sb. to drink or wait on]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词性变化
◎ 右
〈名〉
(1) 右手 [right hand]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2)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3)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 [the right side]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4)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5) 官职或官署 [official or governmental mansion]。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6) 地理上的西边 [west]。如:山右;江右
(7)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 [guard stood by right side of war chariot]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8) 姓
◎ 右
〈形〉
(1)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观点和政策] [right]。如:右派
(2)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super]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中学教材古诗文词例汇总
1.(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2.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众应科,抬尸下)——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蟋蟀既已入宫,用全国所进贡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所有奇异的蟋蟀与成名所进贡的蟋蟀比斗,没有一只能胜过它的。
4.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班固《苏武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使者大喜,按常惠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朝使者道歉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5.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腌腌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6.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7.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義之《兰亭集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翠竹,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映衬萦绕在亭子左右,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列坐在水边。
8.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箸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9.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10.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1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12.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15.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茶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16.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关雎》(初中·八年级下册)
17.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初中·八年级下册)
18.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初中·八年级下册)
19.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兼葭》(初中·八年级下册)
20.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礼记·檀弓》(初中·八年级下册)
21.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2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九年级下册)
2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6.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康熙字典
右【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
音峟。與祐佑通。《說文》助也。《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註》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又左之對也。《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註》立者尊右。
又上也。《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註》師古曰:右亦上也。
又《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
又强也。《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註》羣右,戎右,齊右,道右也。
又姓。《正字通》漢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巖。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左傳
樂大心爲右師,其後因官爲氏,漢有中郞右師譚。晉賈華爲右行,因官爲氏,漢有御史中丞右行綽。何氏姓苑有右閭、右扈、右南等氏。
又山名,獸名。《山海經》長右之山有獸,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又與侑通。《周禮·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註》右讀爲侑。勸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云久切,音有。義同。○按《集韻》有上去二音,義實相通。《正韻》於上聲訓左右手,去聲訓右助,二音分二義,非。
又叶以周切,音由。《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按《唐韻》正音以。今從朱註。
又叶羽軌切,音以。《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叶滿彼反。《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又叶于記切,音異。《詩·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又叶演女切,音與。《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說文》本作
,从口从又。《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右【卷二】【口部】
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于救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佑。
说文解字注
(右)助也。李燾本及集韵如是。今二徐本皆作手口相助也。从又口。按又下曰厷、曰叉、曰叉、自臂指言之。以又下象臂、上象指也。不當早廁從口之字。口部有此字、云助也。從口又。主謂以口助手。不當入此謂手助口。宜刪。
- 右的词语 组词
- 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