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
※ 道的意思、基本解释,道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语文网 www.yuwen.vip 更经典,更权威!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道
⒈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⒋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⒌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⒍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道士。道姑。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⒎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⒏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⒐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⒑ 线条:铅笔道儿。
⒒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⒔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⒕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异体字





- 衟
- 衜
- 噵

汉英互译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相关字词
讲、路、说、谈、途、叙
造字法
形声:从辶、首声
English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道
〈名〉
(1) (形声。从辵( ),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road;way;path]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morals]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Taoism's doctrine]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Taoism;Taoist]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line]。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journey]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way;method]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course;river]。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prefecture]。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doctrine;reason;law]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law]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词性变化
◎ 道
〈动〉
(1) 说,讲 [say;talk;speak]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via;by way of]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guide]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think]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 道
〈量〉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 道
〈介〉
从,由 [by]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中学教材古诗文词例汇总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中·必修上册)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中·必修上册)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7.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
9.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
10.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13.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攀行四十五里,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阶,那些台阶有七千多级。
14.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15.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顺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16.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古时候登泰山,顺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1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18.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19.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这一天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
20.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姚鼎《登泰山记》(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那些偏僻不在路边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
2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高中·必修上册)
22.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23.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耽误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24.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庖丁解牛》(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
2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26.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让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跟随,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从小路走。
27.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司马迁《鸿门宴》(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您再进去。”刘邦离开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
28.(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29.(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0.(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1.(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2.(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3.(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关汉卿《窦娥冤(节选)》(高中·必修下册)
34.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林觉民《与妻书》(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现在人又说有心灵感应,我也希望他们的话是真的,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可以依偎在你旁边,你不必因为没有伴侣而悲伤。
35.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36.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37.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38.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39.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0.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1.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2.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3.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4.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5.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管营道: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有书在此,少刻便知。且取酒来。——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6.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7.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8.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49.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0.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1.老婆道:说得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2.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3.转背没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4.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说话。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5.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6.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7.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8.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59.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0.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1.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抬举得你。——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2.林冲应道:小人便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3.当时离了营中,径到李小二家,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4.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那里收草料时,有些常例钱钞。往常不使钱时,不能够得这差使。——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5.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6.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7.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8.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69.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0.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1.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2.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3.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4.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5.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6.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7.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8.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79.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0.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1.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2.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3.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4.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5.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6.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7.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8.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9.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蒲松龄《促织》(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一会儿,从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就说出人们心中想的事,没有丝毫差错。
9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着,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91.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何必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明亮的眼,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
9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又想到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不应该简慢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原谅我吧。
9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高低低的楼阁使人迷惑,分辨不清西和东。
9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向秦国割地求和。向秦国割地求和,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9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开,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论语〉十二章》(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
9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论语〉十二章》(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9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论语〉十二章》(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方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
9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之道》(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9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之道》(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10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老子〉四章》(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10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屈原坚持正道,遵照道义行事,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侍奉君主,谗邪的小人离间他,可以说处于困境中了。
102.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往远处说提到帝喾,往近处说提到齐桓公,中间称述商汤、周武王,以此讥刺当世的事。
10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条理,无不透彻明白。
10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班固《苏武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后来汉朝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拜见,得以夜里见到汉朝使者,自己详细地陈说这几年的情况。他让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上系着一封用缣帛写的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
105.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于是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以便愚化百姓;毁坏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器,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天下的百姓。
10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铅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的士卒,并不能匹敌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
107.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节选)》(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08.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节选)》(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0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屈原《离骚(节选)》(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0.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1.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2.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3.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5.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8.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陈情表》(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不料)诏书(又下)急切严峻,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郡县长官逼迫,催臣上路;州官登门催促,急迫过于流星。
119.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移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
120.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2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初中·七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杨树花落已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1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初中·七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12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初中·七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12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初中·八年级上册)
12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富贵不能淫》(初中·八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
12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富贵不能淫》(初中·八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27.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2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记》(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12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兼葭》(初中·八年级下册)
130.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兼葭》(初中·八年级下册)
13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兼葭》(初中·八年级下册)
13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虽有嘉肴》(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13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3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初中·八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135.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初中·九年级上册)
136.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37.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38.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39.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0.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1.老都管道:须是我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2.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3.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4.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5.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6.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7.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8.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49.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0.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1.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2.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3.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4.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5.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6.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7.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8.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59.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0.杨志骂道: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1.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2.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3.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4.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5.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6.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7.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如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8.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69.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0.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1.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2.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3.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4.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5.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6.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7.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8.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79.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0.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1.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2.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3.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4.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5.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6.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7.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8.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89.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0.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1.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2.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3.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4.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吃那客人饶两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把钱还他。——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5.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196.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197.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即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198.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199.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0.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1.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2.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3.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4.那些报录人道:原来是老太太。本家簇拥着要喜钱。——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5.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6.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7.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8.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09.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0.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2.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3.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4.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5.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6.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7.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8.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19.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0.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1.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外边人一片声请胡老爹说话。——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2.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3.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的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账上来。——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4.报录的人道:不要只管讲笑话。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5.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6.众邻居道:这自然,何消吩咐!说着,一直去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7.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8.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29.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0.范进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1.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2.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3.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4.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5.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6.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7.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8.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39.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0.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1.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2.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3.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4.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5.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6.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7.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8.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49.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50.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251.贾母便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罢。——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2.刘姥姥笑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3.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预备这梯子做什么?后来我想起来,一定是为开顶柜取东西;离了那梯子怎么上得去呢?——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4.凤姐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5.贾母道:他们既备下船,咱们就坐一回。说着,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6.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7.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8.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59.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0.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1.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2.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3.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4.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5.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6.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7.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8.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69.凤姐儿道: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我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0.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1.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2.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3.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才刚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4.凤姐儿便拉鸳鸯坐下道:你和我们吃罢,省了回来又闹。——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初中·九年级上册)
27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初中·九年级上册)
27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277.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78.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
279.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苏轼《定风波》(初中·九年级下册)
28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初中·九年级下册)
28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282.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28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28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
285.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十五从军征》(初中·九年级下册)
康熙字典
道【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
衟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
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
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道【卷二】【辵部】
所行道也。从辵从
。一達謂之道。
,古文道从
寸。徒皓切〖注〗衟、
,亦古文道。
说文解字注
(道)所行道也。毛傳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爲道理。亦爲引道。从辵首。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一達謂之道。釋宮文。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从辵首。道人所行也。故从辵、此猶上文邍人所登故从辵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系於人。故發其例如此。許書多經淺人改竄。遂不可讀矣。
(
)古文道。从首寸。从寸者如九軌七軌五軌。
- 道的词语 组词
- 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