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莫字的解释
莫

拼音 mò mù 注音ㄇㄛˋ ㄇㄨˋ
部首艹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笔AJDU 五行 统一码83AB
笔顺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撇、捺

※ 莫的意思、基本解释,莫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语文网 www.yuwen.vip 更经典,更权威!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ò(ㄇㄛˋ)

⒈  不要:莫哭。

⒉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⒊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⒋  古同“漠”,广大。

⒌  姓。

其他字义

mù(ㄇㄨˋ)

⒈  古同“暮”。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don't、no、no one、nothing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not]

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3)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4)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5)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perhaps;about;can it be that]。如:莫不成(难道说);莫成(莫非,莫不是);莫是(莫非是;或许是);莫须(也许)

词性变化

〈代〉

(1)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no one; nothing]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莫大的幸福;莫大欣喜;莫二(没有第二个;无比)

〈名〉

(1)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membrane]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 通“漠”。沙漠 [desert]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国语·晋语》

(3) 通“幕”。幕府 [office of ancient general]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 通“瘼”。疾苦,病 [illness]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动〉

(1) 通“谟”。谟划 [plan;consider]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pare,cut]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閒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1) 通“漠”。广漠 [vast]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quite]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基本词义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dusk;evening;sunset]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3) 又如:莫夜(夜晚)

(4) 通“幕” [curtain]。如:莫府(即幕府)

(5) 姓

(6) 另见

中学教材古诗文词例汇总

 

1.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高中·必修上册)

2.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苏先生说:“你也理解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高中·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4.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安养民众才能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6.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庖丁解牛》(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砉砉作响,进刀时发出“骋”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7.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8.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必修下册)

9.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蒲松龄《促织》(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成名仓促之际不知道如何搭救,跺着脚,脸都变色了。忽然看到鸡伸长脖子摇摆扑腾,走近了看,原来蟋蟀停落在鸡冠上,用力咬着不放开。成名更加惊喜,把蟋蟀捡起来放到笼子里。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高中·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着,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1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论语〉十二章》(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用于侍奉父母,远可用于侍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君《将进酒》(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1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君《将进酒》(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

14.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于是上官大夫就向怀王谗毁屈原说:“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谁能做’。”

1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出现,而圣明的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难以见到,这是因为他认为是忠臣的人并不忠诚,认为是贤臣的人并不贤明。

16.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屈原列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于作赋被称赞;但他们都继承屈原文辞委婉得体的一面,始终不敢像屈原那样直言进谏。

17.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师用书》译文:因此当庄宗强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与他相争;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把他困住,落得个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18.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9.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20.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21.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并序》(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2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2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其他种树的人虽然暗中观察仿效,也没有能像(橐驼的树)那样的。

2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记载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肯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

25.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2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初中·七年级下册)

27.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初中·七年级下册)

28.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初中·八年级上册)

29.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初中·九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译文: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30.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初中·九年级上册)

31.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32.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九年级上册)

33.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初中·九年级上册)

3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3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初中·九年级下册)

3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九年级下册)

《教师用书》译文: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康熙字典

莫【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莫【卷一】【茻部】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莫故切。又,慕各切〖注〗?、䒬、?,古文。


说文解字注


(莫)日且冥也。且冥者、將冥也。木部曰。杳者、冥也。夕部曰。夕、莫也。引伸之義爲有無之無。从日在茻中。㑹意。茻亦聲。此於雙聲求之。莫故切。又慕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