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鉴赏
原文
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赏析
诗歌前三联直接写自己,首联写雨夜无眠,青灯下白头人因忧思国事而内心饱受煎熬;颔联写诗人展开阔大的历史时空的联想;颈联写自己因关心国家时政而心有烦恼而不能安然入眠,写出不睡的原因。尾联宕开一笔,以写正陶然入睡的马前卒来烘托不能安睡的自己,笔法灵活,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表现力。“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以马前卒眼不识丁而能陶然酣睡与自己因“知事”而不睡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系心国事的“强忧”,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隔床鼾鼻正陶然”写马前卒酣睡的状态,烘托自己的忧国愁思。表面上有羡慕马前卒酣睡之意,实质是写诗人忧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之恨,暗示了他的孤独寂寞,意蕴更加丰富。
文天祥简介
唐代·文天祥的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