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贼
词语解释
蝥贼[ máo zéi ]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证解释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辞典
蝥贼[ máo zé ]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近败类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光耀的近义词(guāng yào)
夺取的近义词(duó qǔ)
镇静的近义词(zhèn jìng)
系统的近义词(xì tǒng)
回响的近义词(huí xiǎng)
扩充的近义词(kuò chōng)
定义的近义词(dìng yì)
结果的近义词(jiē guǒ)
钓鱼的近义词(diào yú)
核心的近义词(hé xīn)
精心的近义词(jīng xīn)
建议的近义词(jiàn yì)
大小的近义词(dà xiǎo)
甜美的近义词(tián měi)
帮忙的近义词(bāng máng)
大路的近义词(dà lù)
一般的近义词(yī bān)
伴同的近义词(bàn tóng)
古里古怪的近义词(gǔ lǐ gǔ guài)
梦幻的近义词(mèng huàn)
隐秘的近义词(yǐn mì)
极目的近义词(jí mù)
聊天的近义词(liáo tiān)
提纲的近义词(tí gāng)
要是的近义词(yào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