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地


拼音zú dì
注音ㄗㄨˊ ㄉ一ˋ

族地

词语解释

族地[ zú dì ]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解放日报》1942.4.5:“‘公地’是公共社团的土地,包括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社地(一村或数村的土地),庙地(庙宇土地),学地(办学校用的土地)等等。”

分字解释


※ "族地"的意思解释、族地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延边州既是边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

3.通过加快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

4.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5.彝族地区巫文化的产生,与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为一体的彝族民间原始信仰不可分割。

6.保山是云南开发最早的一个边疆多民族地区,是古哀牢国的发祥地.

7.龙战部落此时人声鼎沸,羽夜为道界所杀得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龙战族地,杀死皇族这是对龙战部落最大的挑衅,战皇陆飞晏云号召还留在主族地“龙潭”。

8.会盟制度是清政府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非常有效的统治措施。

9.边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10.本文着力于对清代循化厅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讨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