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诸度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例子林语堂《中国的国民性》:“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诸度外。”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zhū dù wài
注音ㄓˋ ㄓㄨ ㄉㄨˋ ㄨㄞˋ
繁体置諸度外
感情置诸度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
近义词置之度外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置诸度外的意思解释、置诸度外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