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槁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心若死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起来。”
例子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rú gǎo mù
注音ㄒ一ㄣ ㄖㄨˊ ㄍㄠˇ ㄇㄨˋ
繁体心如槀木
感情心如槁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心若死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心如槁木的意思解释、心如槁木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 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 泣不成声 |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 黄卷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