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公报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借公事报私怨。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gōng bào sī
注音ㄊㄨㄛ ㄍㄨㄥ ㄅㄠˋ ㄙ
繁体托公報私
感情托公报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公报私仇、官报私仇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托公报私的意思解释、托公报私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