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梭之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投梭折齿”。
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例子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虽遭投梭之拒,而未能忘情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tóu suō zhī jù
注音ㄊㄡˊ ㄙㄨㄛ ㄓ ㄐㄨˋ
感情投梭之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男女之间。
近义词投梭折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奉命惟谨(意思解释)
- 死脑瓜骨(意思解释)
- 狐群狗党(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投梭之拒的意思解释、投梭之拒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痛痛快快 |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