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例子宋 辛弃疾《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ī ér xíng
注音ㄙㄢ ㄙ ㄦˊ ㄒ一ㄥˊ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行”,不能读作“háng”。
感情三思而行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而”,不能写作“尔”。
辨析三思而行和“深思熟虑”都有“反复地深入考虑”的意思。但三思而行重在反复考虑成熟后再去做;既有考虑的意思;也有做的意思;而“深思熟虑”重在考虑的深入和成熟;不包括做的意思。
谜语辞别姑母武则天
近义词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反义词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英语Look before you leap.
俄语во всяком деле нáдо трижды подумать
日语三思(さんし)の上(うえ)実行する
德语erst wǎgen,dann wagen(erst denken,dann handel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三思而行的意思解释、三思而行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 残花败柳 |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