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笔难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基础信息
拼音qìng bǐ nán shū
注音ㄑ一ㄥˋ ㄅ一ˇ ㄋㄢˊ ㄕㄨ
繁体磬筆難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磬笔难书的意思解释、磬笔难书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