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1回:“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cāo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ㄘㄠ
繁体箕山之撡
感情箕山之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一贫如洗(意思解释)
- 难言之隐(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箕山之操的意思解释、箕山之操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寸进尺退 |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 斩草除根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