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仑吞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基础信息
拼音gǔ lún tūn zǎo
注音ㄍㄨˇ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繁体鶻侖吞棗
感情鹘仑吞枣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囫囵吞枣
英语swallowed a date whole(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 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昂首伸眉(意思解释)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鹘仑吞枣的意思解释、鹘仑吞枣是什么意思由语典【语文网www.yuwen.vip旗下字典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 倒果为因 |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