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恨晚的成语故事


相逢恨晚

拼音xiāng féng hèn wǎn

基本解释见“相见恨晚”。

出处宋·吴儆《念奴娇》词:“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暂未找到成语相逢恨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相逢恨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歌莺舞燕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自食其果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进锐退速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
指手划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无关紧要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