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屈衔冤的成语故事


抱屈衔冤

拼音bào qū xián yuān

基本解释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暂未找到成语抱屈衔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抱屈衔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满天星斗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青云直上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骨肉之亲 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
风声鹤唳 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之子于归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不在话下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显亲扬名 《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