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巨细的成语故事


事无巨细

拼音shì wú jù xì

基本解释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暂未找到成语事无巨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事无巨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使心用腹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龙飞凤舞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闻声相思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照葫芦画瓢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