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的成语故事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基本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暂未找到成语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眼空一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沟满壕平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花拳绣腿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归马放牛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