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戈入室的成语故事

拼音cāo gē rù shì
基本解释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出处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操戈入室的典故
东汉时期,郑玄从师于孔融,深受孔融的喜爱,夸他能真正带走他的学问。郑玄征对学者何休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等文章写《墨守》、《废疾》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击中要害。何休看后感叹地说:“郑玄进了我的屋子操起我的矛来讨伐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操戈入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离世遁上 | 《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
| 训练有素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 有两下子 |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
| 大有可为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 旁若无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 反哺之私 |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
| 为民请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
| 拉大旗作虎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 夫唱妇随 |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