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兢夕惕的成语故事


朝兢夕惕

拼音zhāo jīng xī tì

基本解释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出处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暂未找到成语朝兢夕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朝兢夕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经邦论道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顾后瞻前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