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中掿沙的成语故事


拳中掿沙

拼音quán zhōng nuò shā

基本解释用手握沙,捏合不到一起。比喻不团结。

出处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便似水底捺瓜,亲子父便似拳中掿沙。”


暂未找到成语拳中掿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拳中掿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绘影绘声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德重恩弘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简明扼要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绊脚石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弟子孩儿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