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的成语故事


自顾不暇

拼音zì gù bù xiá

基本解释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顾:照顾;暇:空闲)。多指无法照顾别人。

出处《晋书 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


自顾不暇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时,弟子冉求从鲁国回来,说鲁国宗庙失火之事,孔子说一定烧了桓公、僖公的庙。冉求说夫子料事如神,季桓子刚死,季府乱成一片,自顾不暇,根本不会去救火。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顾不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非同小可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算尽锱铢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燕雀安知鸿鹄志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兵微将寡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立地书橱 《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似是而非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安身立命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