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趋尺步的成语故事


绳趋尺步

拼音shéng qū chǐ mù

基本解释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三 朱熹》:“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绳趋尺步的典故

南宋时期,朝廷内部在朱熹倡导的“道学”上分为两派,权臣韩侂胄极力排斥朱熹,认为道学为伪学,道学代表结为死党,目的是想篡位。在这种情况下,道学代表们小心翼翼、一举一动都绳趋尺步。有人建议朱熹解散学堂,朱熹总是笑而不答。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绳趋尺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旁若无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不折不扣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取长补短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起兵动众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